中国,一直以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享誉全球,随着该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这个曾经以农业社会为主导的古老文明现已崛起为全球的重要力量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都江堰、故宫、长城等众多精美建筑的诞生,可见,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就已经蕴含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。
在2015年的时候,就有被讨论过,不过那时还没有开始任何规划工作。2019年,民间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,有诸多学术大咖,6位院士,10多位教授这和诸多博士参与调研,希望探索一条可实现的方案。
,若能输送到中国西部,有望极大地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,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。
“藏水入疆”项目的目标是“万物皆由水而生”。只要有水,西北的沙漠便有可能变成绿洲,为中国的经济增添新的活力。
如果真能完成,不仅解决了枯水季的航运和生态问题,还可以大大增加水力发电量,新疆也将再现2亿亩良田,并会形成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。
这个划时代的项目并非易事。
在国际法规定下,利用国际河流的行为若对他国用水产生影响,必须考虑他国的态度。尤其在这种情况下,可能会遭到印度等受影响较大的国家的反对。
随之而来的是至少需要开凿140条隧道,以及应对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地震和断裂层问题。尽管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,但这些问题依然是重大的挑战。特别是考虑到横断山区的铁路隧道修建历程长达十年以上,而工程需要的隧道数量更多,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建设难题,当前的技术是否能够解决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此前计划的调水量为600亿立方米,这意味着各大河流将失去大量水量,可能严重影响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系统。同时,新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仅有50毫米,蒸发量极大。就算有600亿立方米的水,流向新疆腹地的水量可能会大幅度减少。
然而,一些人提出,利用新疆特有的坎儿井或地下隧道输水方式,可以显著减少蒸发。然而,这种方式的成本将是预算的数倍,财政负担过重,几乎行不通。
虽然实现“藏水入江”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,但随着各类解决方案不断完善,基础设施配套齐全,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北极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